找到相关内容791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‘中观论颂讲记’导读

    的特色,是世俗谛中唯假名,胜义谛中毕竟空,这性空唯名论,是大乘佛法的根本思想,也是‘阿含经’中的根本大义。”,又说“龙树依‘般若经’等,说真俗无碍的性空唯名。但有一分学者,像妄识论者,从世俗谛中去探究,以为一切唯假名是不彻底的,不能说世俗法都是假名。他们的理由,是‘依实立假’,要有实在的,才能建立假法。”  另外谈到:“真心论者。从胜义谛中去探究,以为胜义一切空,是不了义的。….把性空看成无其所无...

    黄国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74549008.html
  • 忆 念 佛 陀

    胜义谛,引领有情度诸苦厄。  八、佛 ( buddho,觉悟的人 )  1.他证悟解脱痛苦的究竟智慧。  2.他觉悟四圣谛,也令他人了解四圣谛。  九、世尊 ( bhagava,一切众生中最尊贵的人 )...

    明法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91250584.html
  • 三论宗的“二谛”论和“八不中道”论

    (也称第一义谛,胜义谛等)和“俗谛”(也称世谛,世俗谛等)。“=谛”在印度佛教中有过讨论,在南北朝时也是热门话题,观点甚多。三论宗则别立名目予以论述,形成自己的理论。吉藏承袭法朗的说法.把“二谛”分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22155002.html
  • 唯识与二谛的关系

    唯识与二谛的关系  一   二谛有多名,如云第一义谛与世谛,或曰真谛与俗谛,或曰胜义谛与世俗谛。总之,胜义谛约理说,世俗谛约事说。佛法不出理事二门,故二谛摄尽佛法。佛说法不外理说事说,故佛以二谛说法...胜义无性。   是故当知,唯识是从世俗谛边说,用显胜义谛,而世俗谛即依他起,胜义谛即圆成实。所以说唯识,弃执空有,了义真实,若执实有诸识,如执外境,亦是法执,即失唯识真义。真了义者,有不碍空,有即是空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31360407.html
  • 浅谈佛教咒语

    接引众生,亦为方便施设之一,希望从世俗谛导众生入胜义谛。  曾有人引用《长阿含经》、《中阿含经》经文来印证佛陀反对持咒。实则诸佛菩萨接引众生,无非视当时众生根性及所处时空而定:咒语乃至密教之兴,即是此一...

    朱纪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91366125.html
  • 什么是“名言”?

    促使我们认为,万物并非仅仅是由名言所安立而有,在我们的眼中,他们是那么的真实、鲜活,因此我们贪爱愉悦的事物,并嗔怒于不悦意的事物。   在中观如劫末烈火的焚烧下,虽然焚毁了胜义谛中所有的存在,但一切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390685676.html
  • 宗义宝鬘(2)

      12、毗婆沙宗和随教行的经部宗都主张:极微和刹那是胜义谛,因为此二者不可再分割或解析。随理行的经部宗则因为极微和刹那有作用,能成事,能生自果,所以也主张此二者是胜义谛。(S&H,P.100)  ...列入圆成实之一类,但却不是(真正的)圆成实;因为那(是一种属于认知的圣智),不是道的究竟所缘──“一种清净法,此法一旦被缘上,便能(产生)尽除障垢(的作用)“。  又,所知分为二类:1、世俗谛2、胜义谛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60644838.html
  • 金刚经释(三)

    澄清宝珠论》引教证云:“若于内外法,断尽我我所,则尽近取因,彼尽不转世。”以未趣入外尘六境的缘故,可以称为是预流果。   若不能正确分析胜义谛和世俗谛,则难以开显佛陀的密义,讲解著述者在建立正理时也很棘手,部分大德们解经时,未区分世俗谛胜义谛,以此原故,解释经文时,前面说须陀洹名为入流,后面不是入流,文辞前后相矛盾。《入中论》中云:“由名言谛为方便,胜义谛是方便生,不知分别此二谛,由邪...

    索达吉堪布 著疏

    |金刚经释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1/1109002146.html
  • 入行论释·善说海 讲记(154)

    看,所以不是世俗谛,如果它也不是胜义谛,那无常就不属于二谛了,岂不是变成第三品物体了?”对此,你该如何回答? 816、在世俗中,若没有见与不见名言实相的差别,这会有什么样的过失?请以比喻说明。 ...我”某某时候变成什么菩萨、“我”的眷属非常了不起,并承许万法为五蕴、十二处、十八界所摄。这是因为有些众生刚开始接受不了空性,因此暂时说这些法是存在的。 三、义理妨害:在究竟的胜义谛中,所谓的...

    索达吉堪布宣讲

    |入行论|善说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6/14434224445.html
  • “心现”与“心生”之辨析

    指心识内境相,妄执此境相为实际外在,不了其为心内幻现,所以这时说“法”,是在第一层意义内转,是单就其相而说的世俗有。若从胜义谛上了知境相其实是内外诸缘所成,于心内所现,并非实际外有,没有实境,但有诸缘,这时候说“法”,便不指境相而转指诸缘,是在第二层意义上转,是就真如缘依而说的胜义谛。第一层含义是相分,见分,第二层含义则是现相的诸缘依之实际如如。缘非是相,离世俗一切不实妄想,称为如如,如如成相,相非如...

    周永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04441560.html